研究概况
研究概况
(2014年1月)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老年心理研究中心成立于2007年初,中心主任为李娟研究员。中心的前身为中科院心理所老年心理研究组。该研究组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许淑莲研究员的带领下率先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始老年心理学研究。其后,吴振云研究员、李德明研究员等老一辈科学家在认知年老化、老年心理健康促进方面开展了大量深入系统研究。三十余年来,本中心一直引领国内老年心理学研究,先后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及国际合作项目三十余项,编写相关教材和书籍十余部,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五百余篇,研发了《临床记忆量表》、《基本认知能力测验》、《中国老年心理健康量表》等测量工具和相应的软件施测平台。
李娟研究组立足中科院心理所"一二三"战略部署中的"心理疾患的早期识别与干预",以成人晚期为研究重点,探索痴呆与抑郁的早期识别与干预。
目前我们依靠于1项科技支撑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所短期创新项目和3项所青年基金以及1项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的支持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同时课题组也参与了中国科学院基础前沿项目和院创新团队项目。其中科技支撑项目、3项自然基金委项目和所短期项目及1项所青年基金在2012年顺利结题;2项自然基金委项目、1项所青年基金和1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得以在2013年成功启动。
最近,我们在痴呆早期识别方面,探索了轻度认识损伤(MCI)在标准化神经心理测验(MoCA,Yu et al., 2012; NSS. Li et al., 2012; Associative memory,Wang, Li et al., 2013)、实验室任务(Emotional Memory,Wang, Li et al., 2013; Prospective memory, Zhout et al., 2012;Learning Rate,Wang, Li, Li & Zhang et al., 2013)、静息态功能连接(Li,Yu et al, 2013)等方面的特征,及其对于MCI早期识别的敏感性和特性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整合多维指标、多测查点的MCI早期筛查模型(Li,Yu,Niu,2013)。
以对正常老年人的情绪研究为基础(Ma,Li,Niu et al,2013),我们探索了老年人抑郁情绪与自发脑活动区域一致性变化之间的联系(Ma,Li,Yu,et al,2013)。并采用缅怀疗法开展了相应干预研究(Chen, Li, Li, 2012)。进而尝试更多的干预技术(如悲悯冥想,基于网络开展等),从中总结最为适合中国老年人的干预技术是我们未来的一部分研究内容。
最近两年,干预研究逐渐发展为本课题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除了情绪方面的干预,更大量的精力投入于认知干预。从开始采用小样本的正常老人为被试、以纯实验室记忆和执行功能为训练任务,逐渐扩大被试样本、纳入有认知问题(如记忆主诉)的老人;训练任务的设计也力图更具生态效度;对训练和迁移效果的评估也从单纯认知指标,到日常生活功能,从单纯行为指标,到行为、脑结构和功能的多维评估拓展(Yin, et al, submitted;Li et al, submitted)。期望在产出高影响力文章同时,能够为延缓认知功能老化贡献切实有效的思路和产品,如已经申请发明专利:一种平板电脑辅助的延缓大脑老化的执行功能训练系统。
本课题组开展的工作既是基础研究,同时又有明确的应用目标——提升我国老年人认知、情绪健康水平,从而带动整体生活质量的提升是我们最终的目标。基于在社区开展的健康全面促进项目,我们完成了关于我国社区老年人身心健康促进体系建设的政府咨询报告。
未来,本课题组将继续秉承 "爱国、敬业、诚信、团结"的原则为老年心理学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